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课题)



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课题

文化社会学(cultural sociology)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研究领域,在西方国家的一流大学早已有相当成熟而重要的学科位置。这是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社会学出现文化转向以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正以内在或外在的、本土或全球化的方式塑造世界文本及其各具特色的社会结构秩序。在美国,不少领军学者用他们独特的文化视角,分别对公共领域、阶级阶层、组织和市场、宗教信仰、社会行动以及经济行为等社会结构现象做了极富社会学意义的文化诠释。由此标示的文化转向不仅挑战了社会学传统上较为稳定的结构解释,也为文化社会学学科带来了若干光鲜亮丽的学术主题及其流派。

作为文化社会学课程辅助教参的这部作品,即《文化社会学:经典与前沿》,主要包括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领军学者的文章。认真研读其中的每一篇,读者能够在与国际领军人物的接触中,直接触摸到文化社会学的若干理论概念及思想流派。

具体来说,这本书由三大部分共11篇文章组成。三大部分依研究对象的不同分别称作理论前沿、文化现象和社会议题。

01 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部分,介绍了四种颇具前沿性的文化社会学理论。具体来说,它们是能够给读者的未来研究提供文化分析工具或独特的文化解读视角的一组理论文章。安·斯威德勒(Ann Swidler)的《行动中的文化:象征与策略》一文,尽管早在1986年就发表于《美国社会学评论》,但时至今日依旧是一篇“里程碑式”的社会学名作。它用文化“工具箱”观点颠覆了人们惯用的对于价值观与行为关系的解释。

哈佛大学的米歇尔·拉蒙(Michèle Lamont)是国际知名学者、文化社会学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其研究大多侧重以象征边界、评估和文化过程等作为理论工具对社会结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本书收集了拉蒙教授的两篇文章,在这一部分着重介绍她有关北美和欧洲的评价社会学研究,这既是她对比美欧的博士论文的一个延续关注,也是近年来诸多学者注意到的热点话题。该文的目标是促进不同研究进行对话,以激起更多累积性的理论建设。

读马克·A. 帕楚奇和罗纳德·L. 布雷格(Mark A. Pachucki and Ronald L. Breiger)合作的“文化洞”(cultural holes)研究成果,很自然会联想到社会网络分析代表人物伯特(Ronald Burt)的结构洞理论。两位合作者的文章试图通过理论文献回顾,衔接文化社会学与社会网络分析,致力于说明文化与人际连带之间的关系。

耶鲁大学的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 Alexander)教授近二三十年一直孜孜推动文化强范式的理论流派。这篇收入的文章旨在讨论文化社会学领域发展的新方向,即符像力量(iconic power)的兴起。文章主张将符像(icon)视为浓缩的象征形式,它使社会意义(social meanings)植根于某些可通过感官知觉的物质形式,它使抽象的认知和道德被包含或隐匿于美学外形之下。

显然,四篇理论文章并非就宏观文化理论谈理论,而是具有不同的研究聚焦点及创新之处:斯威德勒用“工具箱”谈论文化对行动策略的支配;拉蒙用“评价”讨论绩效考核中的文化力量;帕楚奇和布雷格提出“文化洞”以弥补“结构洞”网络思维的冷漠;亚历山大则借“符像意识”“符像力量”提炼出意义的物质感。他们显然是在针对行动、绩效考核、社会网络及符号四类不同的研究对象建构各自不同的理论界说。其实就是说,文化社会学并非只针对文化现象做社会学研究,而是可以凭借文化理论(工具)考察一切社会(结构)现象。从这层意涵来讲,四位文化社会学大咖的理论研究正是在选择文化理论工具方面为未来者指点方向。

02 文化现象

第二部分选入三篇聚焦文化现象的经典研究作品。新制度主义以及组织社会学领域的代表人物保罗·迪马乔(Paul DiMaggio)以《市场结构、创新过程与流行文化》为题,用其精湛推理的写作风格,探究了美国社会大众文化生产所必须面对的组织创新、市场结构等种种条件。

像迪马乔的研究始终聚焦于文化工业那样,理查德·彼得森(Richard A. Peterson)和罗杰·科恩(Roger M. Kern)的研究也直接涉及文化艺术现象。本书收录的这篇文章的研究立意基于1992年发表的《音乐品味标示职业地位》一文,重申了“上层精英为音乐的杂食者,下层为单一挑食者”的研究发现。这种从“挑食者”到“杂食者”的转变,与社会结构、价值观、艺术界状况以及代际冲突影响下的身份政治密切相关。

将耶鲁大学菲利普·史密斯(Philip Smith)教授有关“近距污染”的文章归于对文化现象进行社会学解读的范畴,是因为他的研究关注的是新近热门的象征污染(symbolic pollution)议题。史密斯教授的这篇文章提出了名为“近距污染”的第三种类型:近距离会像远距离一样,相似而非完全相同的东西会像差异性“他者”一样,令人产生恶心、恐惧抑或忐忑不安的被污染感。史密斯教授的这项最新研究,为文化社会学积极关注的类别化、他者化理论及其经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针对文化工业、音乐品味和象征污染的文化现象,三位学者分别从社会学视角介入分析。迪马乔的组织社会学立场十分鲜明,市场和企业组织结构构成了他讨论大众文化生产的重要抓手。彼得森和科恩是在社会分层理论视野下关注音乐品味与阶级阶层关系的:不同音乐品味对应不同阶层群体,“杂食”对应精英群体,“挑食”则与非精英群体相对应。史密斯的象征污染研究,对既有的“他者化”“类别化”过程的清晰二元结构提出了挑战。近距—远距、相似—相异乃至他者—我者,在文化污染意义上呈现的是非线性动态关系。

03 社会议题

所有社会结构现象都可以凭借文化理论工具切入进行分析,是目前社会学文化转向的重要标志,也是文化社会学学科近些年日趋鼎盛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部分收录的四篇,分别关照了经济、社会不平等、教育和性别这四种社会结构的热点现象。弗雷德里克·惠里(Frederick F. Wherry)这篇题为《关系账户:一种文化思路》的文章,就是具体拓展泽利泽提供的“关系标记”这一概念工具所做的消费归类研究。惠里在关系标记的基础上提出了关系账户的概念,他认为,关系账户在三个层次上运作:(1)上游:在这一层次,可辨识的符码和结构化意义系统形塑了个体行动中的一套选项与非选项的集合体,以及行动者的选择可能性。(2)中游:这一层次上有意义的且在仪式上有规定的场合会改变账户序列的优先级。(3)下游:人们参与关系运作,他们彼此关系的含义会在运作过程中展演。

米歇尔·拉蒙和她的两位同事2014年发表于《社会经济评论》的论文,为理解社会如何产生不平等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框架。具体来说,他们在综述和归纳既有的社会不平等理论之后,集中讨论了“文化过程”这一被学术界长期忽略的社会过程类型,其核心特点在于提出主体间的意义建构。该文认为文化过程至关重要,它是对当前社会不平等的解释机制的有力补充。

正式的学校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文化形成、传播以及阶级再生产的重要场所。斯坦福大学的米歇尔·史蒂文斯(Mitchell L. Stevens)教授正是在这层意义上关注“文化与教育”的密切关系。作者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指出社会学家概念化正式学校教育的主流方式——将学校教育视作一种个人层次的现象、匀质的数量体——是如何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这一领域的智识进展的,进而提出了两种可能突破这种限制的分析策略。

本书收录的最后一篇文章出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之手。他涉足性别研究领域,从再生产理论论及在垂直的阶级等级社会中女性地位符号的文化生产的议题,具体从职场和家庭两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

摘自《文化社会学:经典与前沿》前言。

周怡主编 郭巍蓉、郑雅君、唐俊超副主编

ISBN 978-7-301-32453-0

定价 72.00元

出版时间 2022年3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

制作:Yueming

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课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资讯网 » 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课题)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